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,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健全新型举国体制,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。教育孕育未来、科技彰显实力、人才引领发展。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目标同向、资源同享、成果同创,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。
强化顶层设计。加强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全局性谋划,增强教育科技人才条块管理互动,因地、因时、因需统筹配置资源,促进三者同向发力、同频共振。要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重大规划、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,协同推进,着力克服利益格局掣肘,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。人才工作方面,要建立人才资金保障机制,拓宽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筹集渠道,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、社会参与的人才投入体系。
搭建创新平台。依托高校院所深入推进校地融合发展,深化科教融合、产教融合,打造更多协同创新中心、产学研平台,支持更多创新成果走出校门、走向市场。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、办好专业促产业,打造一批建在产业链上的实训基地、企业学院。突出企业引才主体地位,深化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机制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。健全创新平台建设管理机制,在政策、资金、土地、场所等方面支持创新平台发展,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和平台建设运行模式。
深化体制机制改革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尽快建立一流创新资源加速流向企业的相关政策和体制机制,促进教育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、一体推进。要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机制,克服唯学历、重资历等思维,把着眼点放在人才的真才实学上,放在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和贡献上。探索建立政企双向流动机制,促进人才跨地区、跨行业、跨体制流动,最大限度释放人才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。